大運河山東段遺產中河台兒莊段資料圖。 山東省文物局供圖 攝大運河山東段遺產會通河微山段資料圖。 山東省文物局供圖 攝大運河山東段遺產南旺分水龍王廟遺址。 山東省文物局供圖 攝
  中新網濟南6月23日電 (楊曉衛)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涵蓋大運河8個河段的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山東也正在著力推動著大運河山東段“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的編製建設工作,以此激活運河文化遺產的潛力。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23日在濟南透露了這一消息。
  謝治秀介紹說,山東從2013年起開始籌劃建設“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串聯起大運河山東段沿線文化遺產,目前該項目的規劃編製工作已經有了初步成果。而隨著中國大運河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成功,大運河山東段作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了山東繼泰山、“三孔”、齊長城之後的第四處世界文化遺產。
  謝治秀表示,文物保護、考古、運河研究、文化產業、旅游等多方專家參與了《山東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建設規劃》的審查。專家考證認為,大運河山東段歷史上就是通行條件最困難,維修保護工程技術最複雜、最巧妙的著名河段。會通河水道和水源工程規劃,以及水資源調度和管理,代表了中國大運河乃至整個農業社會卓越的水運技術成就。運河沿線的德州、臨清、東昌、濟寧、台兒莊,成為歷史上交通轉輸和貿易的重鎮,積澱了深厚的運河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建設規劃將以大運河山東段8段河段、15處遺產點為中心,充分研究運河遺產的文化內涵特點,以創新思路進行編製,以激活運河文化遺產潛力,展示大運河實際情況,尊重歷史、保持原貌。
  《山東省大運河遺產山東段保護管理辦法》作為中國第一部由省級人民政府頒佈實施的大運河保護專項政府規章於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山東省政府繼2012年出台《大運河遺產山東段保護規劃》後再次以政府規章形式來保護大運河。
  “大運河申遺從來不是目的,而是加強保護的手段和途徑。”山東省文物局副局長由少平認為,合理利用是對大運河最好的保護,大運河山東段的“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規劃,就是通過遺址公園、博物館展陳、運河小道、展示平臺等各種方式手段,有效提升和展示了大運河遺產的歷史、科學、文化價值,打造出汶上南旺分水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台兒莊古城、德州南運河段等一批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亮點工程。
  據悉,大運河山東段申遺點段,包括南運河德州段、會通河臨清段(元運河、小運河)、會通河陽谷段、會通河南旺樞紐段、小汶河、會通河微山段、中河台兒莊段等8段運河15處遺產點,總長186公里,遺產區面積為16603公頃,緩衝區面積29501公頃。申遺遺產點涵蓋了各類水工設施遺存,初步再現了傳統運河工程的技術發明創造性和技術體系的典範性,是大運河整體申遺最有力的支撐點段之一。(完)  (原標題:大運河申遺成功 山東建“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x78uxbjs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