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1962年頒發的小學畢業證書,雖然已經斑駁發黃,卻記載著杭州長壽橋小學的一段歷史。近日,已經退休的工程師沈兆誠給本報熱線96068打來電話,他正是這張畢業證書的主人,他想要尋找長壽橋小學的第一屆畢業生,也就是他當年的小學同學們。
  “我和初中、高中同學們都多有聯繫,也開過同學會,但是小學同學卻大多聯繫不上了。”已過花甲之年的沈大伯,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和初中、高中同學近年聚會的合影,唯獨缺了小學同學的。這也是沈大伯的一個遺憾。
  一張50年前的畢業證書
  牽出一段往事
  杭州長壽橋小學有不少知名校友,比如互聯網大佬馬雲、作家張抗抗、畫家何水法。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所現在杭州市級實驗學校創辦於1962年2月,由原來的打枝巷小學和龍興路小學合併而成,首任校長是孫承詠。沈大伯則榮幸地成為長壽橋小學的第一屆畢業生之一。
  原來的龍興路小學位於現在杭州延安路與鳳起路交叉口的東南面,打枝巷小學則位於這個交叉口的西北面,相距不遠。它們原先的位置都在現在拓寬後的延安路上。
  “我一到三年級在打枝巷小學讀書。1960年,因為修建延齡北路,也就是現在延安路的一部分,兩所學校原來的校舍拆掉,學校的學生都轉到竹竿巷小學上課,我們就變成星期一、二、三上午和星期四、五、六下午在竹竿巷小學上課。其餘的一半時間,校舍留給原來竹竿巷小學的學生們上課。現在想來,還是挺有趣的。”
  在沈大伯的記憶里,原來的打枝巷小學面積不大,只有三四百個平方左右。“校園就像一個四合院一樣圍起來,中間有個天井,平房。全校只有三四個班,一兩百人。我們班大概有四十多人。”
  去年長壽橋小學舉行50周年校慶,沈大伯從報紙上看到消息後,聯繫上了組織方。他在家裡翻出的這張1962年的畢業證書讓編寫校慶畫冊的老師們都很驚喜:時光荏苒五十年,沒想到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證書還能保存到現在。目前,這張畢業證書保存在學校的檔案室里。
  那個時候的小學生
  流行看路邊的小人書
  上世紀60年代的小學生們讀書還是很輕鬆的,除了周一到周六每天半天的上課時間,其餘時間都是班級里的學習小組自己回家自修,老師留的作業不多,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定。
  “我們小學從來不排名次,初二之後才開始排名次,但是也只排全班的前十名而已。”這樣輕鬆的學習氛圍,是不是會讓現在的很多孩子羡慕不已?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們的娛樂活動很多:比如打乒乓球、滾鐵環、跳格子、滾銅板等等。
  看小人書則是孩子們普遍喜歡的閱讀方式。學校附近有不少出租小人書的小店和地攤,可以當場隨借隨看,看完即還。“80頁以內的小人書,一分錢可以看兩本;80頁到100頁的,一分錢看一本。”沈大伯就這樣斷斷續續看了古典名著改編的《三國演義》等小人書。
  沒有做不完的作業,也沒有電視、電腦的誘惑,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一般晚上八九點就早早睡下,也基本不存在睡眠不足的問題。
  雖然過去了50年
  還記得大姐姐一樣的班主任
  沈大伯從小對數字敏感,因而數學成績一直不錯,後來自然而然選擇了工程師的職業。
  “我還記得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老師,經常在課堂上上完課就讓我們當堂練習,很少留作業。他因為有胃病,經常在上完課的時候,吃一兩塊餅干。還有當年的班主任老師方竹書,是教語文的,那時還很年輕,對待我們就像大姐姐一樣,非常和藹可親。可惜我後來退休後去查過,她已經過世了。”沈大伯對當年的不少老師依然懷有印象和感情。
  時隔50多年,沈大伯的記憶中,還能蹦出一些小學同學的名字,比如當年在延安路上手把手教他騎自行車的洪大訓,大隊長劉壽喜,女同學屠牛兒……
  如果你知道長壽橋小學其他第一屆畢業生的消息,或者你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歡迎你撥打本報96068熱線,告訴我們你和這所學校的情誼與故事。
  (原標題:長壽橋小學第一屆畢業生你們在哪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x78uxbjs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